4层以上居民留意了,“新规”下,高层住宅将变少,3类人或将受益-全球微头条
拔地而起的高楼大厦是我国经济崛起过程中最重要的发展标志,特别是在寸土寸金的一线城市,就算是高达几百米的建筑也没有什么稀奇的。越来越多的高层建筑却引起了有关部门的担忧。
如今我国已经进入人口负增长的全新时代,建筑业作为受人口因素影响最深的行业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改变。国家有关部门出台新规,明确未来将会限制高层住宅的发展,国家此举到底是出于什么目的,新规之下又会有哪几类人受益呢?
根据住建部发布的《关于加强县城绿色低碳建设的意见》规定,未来全国各地的县城都必须对新建楼房的层数进行限制。具体来讲,层数不超过6层的楼房必须占到新建楼房的70%以上,并且原则上不得新增18层以上的高层建筑。
(资料图)
国家之所以出台这样的规定,主要有三方面的考虑:
第一,确保各地的新建楼房和当地的消防救援能力相匹配。随着我国安全监督工作的不断推进,工商业的安全隐患越来越少,但是由高层住宅引发的消防事故却呈现了高发态势。
根据统计仅在2022年全国就发生了1.7万起高层火灾事故,相比2021年大幅增长了近3倍。很多地方的消防部门都缺少应对高层火灾的专业设备,再加上高层住宅的消防风险本来就很大,限制建设高层建筑已经成为降低火灾事故发生数量的关键所在。
第二,降低建筑行业的碳排放标准。目前国家已经建立起了低碳发展的经济格局,虽然相比工业、制造业来说,建筑业的碳排放并不高。考虑到全国住宅的庞大基数,我们就必须重视建筑业的碳排放问题。
相比低层住宅来说,高层住宅拥有更多的公摊面积,特别是电梯和楼道的能源消耗更是不容忽视。另外对于北方地区来说,公摊面积内的供暖设备也会大幅提高建筑的碳排放水平,限制新建楼房的层数对低碳发展非常有意义。
第三,促进房地产行业的健康发展。去年我国人口已经减少了将近85万人,未来很多小县城都会遭受人口流失的巨大压力,国家现在出台限制高层建筑发展的相关政策,不仅不会影响到老百姓的居住需求,而且还能让房地产企业走上良性发展的轨道。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新规落地以后将会有三类人群从中获益。
第一类受益的是住在老破小房子里的人。在过去全国追求新建高楼大厦的时代,大多数老破小都难逃被拆迁的命运。虽然拆迁带来的经济补偿的确很诱人,但是考虑到大多数老破小的面积都不大,很多业主其实根本获得不了太多的实惠。
新规落地以后,“以改带拆”的新政策将会在全国推广,大部分老旧小区都会享受到旧改政策的利好。旧改虽然没有经济补偿,但是业主却可以不用离开交通便利的市区,这对很多人来说都是好事。
第二类受益的是住在没有电梯的房子里的人。很多十几年前新建的房子都没有电梯,这不仅影响到了居民的正常生活,而且还会在二手房交易时产生巨大利空。
未来国家将会给所有没有电梯的房子加装电梯,居民们只需要承担很少一部分投入就能享受到便捷的电梯服务。特别值得关注的是,现在很多城市都在探索“少数服从多数”的电梯安装政策,这将会大大提高电梯普及的速度。
第三类受益的是从事楼房维修的人。虽然新建高层住宅是少了,可是旧改、安装电梯等楼房维修工程却会越来越多。现在很多农民工兄弟都因为房地产危机而遭遇了失业危机,面对这种挑战,他们必须学会向楼房维修工程转移,只有这样才能找到新的饭碗。
不管是高楼大厦还是低层建筑,本质上讲都属于为中国经济服务的基础设施。如今中国经济已经进入经济发展的全新阶段,建筑业也必须作出相应的改变,如果我们还坚持过去一味建造高层建筑的做法,不仅不会促进经济发展,相反还会加重我们遇到的不良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