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搜索
当前位置:原创 > 正文

【全球新要闻】五盘拿下南宁第一,这家国企的“套路”不好学

2023-04-04 09:07:38 小明哥说房Promax

●本文为商业评论,不代表本号观点

2023年南宁房企一季度的榜单新鲜出炉了,今年的排行榜可以说是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央企、国企的全面崛起之势在去年就已经愈发明显,今年入榜的企业,大部分以央企、国企为主并不令人意外。

然而,夺得南宁第一的房企却是本地国企北投产城集团(下面或称“北投”),则多少让明哥有点出乎意料。因为北投产城集团在南宁开发的楼盘不是最多的,目前其在售的楼盘只有北投时代、北投溪境、北投东境、北投荷院、北投领上5个项目。


【资料图】

▲2023年克而瑞一季度南宁房企排行榜图

靠着这5个主力项目,北投领上6亿,北投时代金额5.72亿,北投溪境4.49亿......北投产城集团在南宁今年一季度完成了销售金额21.1亿,签约金额20亿,回款16.5亿的经营目标。预计这一业绩可位列于广西房企头部行列。

与往年占据南宁榜首的头部房企相比,北投产城所用的项目更少,并且均是独立开发,独自操盘,没有借助合作杠杆。可以说,北投取得这份成绩的含金量十足!

▲2月份,北投领上项目取得了首开即售罄的傲人战绩。

要知道,北投在南宁仅有5个主力项目,如果单纯靠降价跑量,销售金额是不能冲上榜一的。要想成为榜一,就必须 保价保量 , 量价齐飞 。在如今南宁的市场环境下,连民企都做不到,更别说一家国企地产,不依赖合作开发,仅靠自己的操盘能力就完成这一样壮举,这家公司的能力得有多强。

▲旗下多个项目位列南宁前十,足以彰显北投产城的强悍营销能力。

经营稳健 , 现金流充足 , 利润也不差 ,北投产城集团用实打实的漂亮成绩单,打破了市场上质疑的声音。不要以为明哥这回又要化身为“北投吹”,如果你没有躬身入局,你是无法理解,北投所取得这些成绩的强悍。

如今,明哥从同行中感觉到北投产城集团已经不知不觉成为广西各大地产同行们学习的标杆,不少地产国企们,正以北投为榜样,对标和复制北投模式,希望用北投产城的方法,引领自己公司实现经营突破。

不过,当仔细研究过北投产城集团的运营内核后,明哥不得不给其他房企们泼一盆冷水。说话直率,是明哥我的特点。明哥想说, 北投的 , 不好学 !北投产城集团的运营逻辑,绝不是你引进几个大牌房企职业经理人,引进市场化营销公司操盘这么简单。

优秀的企业本就没有秘密可言。今天,明哥就把北投的运营逻辑一一拆解,让大家明白,为何北投的,不好学。

坚守自己的战略定力

任何企业的成功都离不开 战略 。所谓战略思维,就是要提前预判未来的市场走向,

然后提前谋划布局,然后就是久久为功、绵绵用力,有所为而有所不为。

我们把目光拉回到2018年,那时的北投产城集团旗下只开发了4个项目,还是一家在市场上“小透明”的本土国企。

那时候的南宁房企,跟全国一样还在尊崇 高周转 、 标准化 打法的运营模式,以现金流滚资产,以规模论英雄。他们那套标准化体系,配上高负债、高杠杆、高ROE的打法,拉高市场预期,推高土地价格,进而抢占市场份额,极度挤压本土房企的生存空间。

当时的北投产城集团,在强手如林,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开启全面改革新局,但形势对其很不利。想拿地求发展,可当时的地价被争抢得十分离谱,小房企难有机会。

跟风快周转,无数黑马房企快速崛起,弯道超车,已经被论证为是最有效的方式。可是北投并没有选择这条路,快周转的经营核心是,通过标准化,把房子尽量快地卖出去。如果市场环境变化,房子卖不了那么快的话,就只能降价跑量,牺牲利润来换现金流、

北投在市场最疯狂的时候,没有选择快周转,而是选择了一条时间周期更长,却也更艰辛的道路: 差异化发展 。其 不跟风 、 不复制 的产品观也是在那时形成的。

这个选择在当时必然会遇到激烈的反对,在市场好的情况下,不扩张规模,品牌影响力就做不出来,更会被大牌房企挤压生存空间。但是,北投仍然坚持自己的主张,不为所动。正是坚持自己的战略定力,最后让北投收获了品牌崛起的红利。

当市场进入深度调整期时,房价的预期下降,购房者们更理性了,他们开始对产品更挑剔了。而快周转、标准化的弊端在这个时候凸显出来。由于产品同质化严重和现金流压力,大部分的快周转房企只能降价减配。价格越降越低,最终失去利润安全线,今年各家快周转房企的年报,亏损规模都是几十亿以上。

而北投则在这两年市场深度调整期,敏锐地嗅到更好的发展机会来了。他们凭借着个性化的产品,不但没有跟风降价减配,反而提价增质,稳定市场信心的同时,也为此前浮躁的市场上,带来了为数不多的好产品。

▲在市场下行周期,北投产品的抗压能力就体现出来了。

即使引进学校配套,北投也不急于求成,他们提前一年时间,先把学校建好,然后,让学校有一年时间的调整期,整合调配资源,引进优秀教师。等到业主收房时,学校已经完全运行成熟了。

▲配套放在房子之前,也是北投坚守品质的体现。

如今,在市场深度调整期,北投产城集团完全具备了应对和持续发展的能力。市场越是不好,越是他们的机会。

独特的用人选拔机制

战略定了大方向,剩下的就是战役和战术,也就是企业的 组织能力 和 执行力 。这是其他想要对标北投,学习北投的房企们,最难学会的地方。这也是北投产城集团的核心竞争力。

众所周知,在任何企业中人员管理都是非常敏感的,更何况是国企。在以往人们的认知中,国企是铁饭碗,代表着稳定。扭转思想观念,与市场化接轨,直面市场竞争才是提升组织能力的关键。但北投产城学习的对象是民企,而不是国央企。

你可能知道,北投一直坚持市场化选人用人导向,做到用人“能进能出、能多能少、能上能下”的“六能”文化。即用人打破铁饭碗干不好就得走人,收入按贡献度拉开差距,干部干不好要让位下来。业绩指标可衡量、可考核、可检验,优胜劣汰,竞争上岗,按贡献大小取酬。

可真正到了现实中,执行量化考核就势必要进行优胜劣汰,国企里的老员工也要放在一起考核,就会产生巨大的冲突,尤其是触及员工的核心利益问题。何况国企里的员工成份来源复杂,每个国企管理者想必都能体会, 真打板子 , 真处罚 所带来的的后果。

而北投产城集团是真正能够落实执行,大家一视同仁,一起接受考核的国企。在北投产城内部,管理层实行末尾淘汰制, 每年至少淘汰一名中层干部 ,普通管理人员淘汰的就更多了。

▲每隔半年,北投产城集团的管理干部都要进行严格考核重新竞争上岗。

除了引进外部优秀的职业经理人,北投产城同时还非常重视自身的内部培养,大力提拔从基层晋升上来的年轻管理干部。一切以结果为导向,不问资历,不看年龄,更不看“背景”,只要有结果,就能在北投产城获得晋升提拔的机会。正如挂在企业文化墙上的“五台”用人文化:实力和业绩,就是你的“后台”。

北投产城很清楚, 人才不是培养出来的 , 是筛选出来的 。无论是来自头部房企优秀的职业经理人,还是自身内部挖掘出的潜力新人,北投都愿意给机会,通过,内培外引,两条腿走路,北投产城的组织能力和执行力得到了最大化的释放。

不断提升品牌带动销售

很多人都误认为,北投的广告投放多,所以北投的项目卖得就好。如果你要模仿北投的打法,大量投放广告,恐怕并不会产生明显的效果。

你根本就没有仔细研究北投投放广告背后的逻辑。我只能说,北投投放的广告,其背后是有战略规划并且一直能坚持下来的;北投投放的广告,是与众不同但又有自己原则、理念的;北投投放的广告,是不在乎能转化为多少成交,能为售楼部带来多少人气的。

他们现在的广告,自始至终只有一个目的, 树立品牌形象 ,灌输企业价值观和理念,让企业的观念深入人心,从而改变市场的印象。

说人话就是,他们现在不断努力地 让自己的品牌更值钱 ,用品牌来带动项目的销售。提起绿城、滨江、仁恒这些品牌,为什么你的第一反应永远跟豪宅,贵沾边,这是因为这些品牌几十年如一日地影响着你。

同样的,现在南宁的楼盘,大家都在降价,凭什么北投不降价?因为,这个楼盘就是北投的盘呀!北投的品牌就意味着增值保值,他们有不降价的底气。他们把这个观念不断灌输给市场,只要时间足够长,北投的品偏价值就会越来越高。

这种通过长期潜移默化,影响人们观念的广告输出,又岂是那些急功近利,希望投一次广告就能马上出业绩的房企能学得会的?

写在最后

马云曾经说过,越是形势不好越是机会。当大家都不好时,此时你只要做得比别人好,你就能脱颖而出,穿越周期。

越是成功的房企,越是会被拿出来反复讨论。可对于北投产城来说,探讨和分享很容易,但其实其内核的东西很多,明哥不可能在有限篇幅一一道来,以后再跟大家分享。总之,北投有的东西学起来,明哥觉得你可能真不容易学。